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生活中少用塑料杯装热水

分享到:
2016-07-09 10:12:42   评论:0 点击:

         用塑料杯灌热茶、拿塑料袋拎热油条,这些行为都有安全隐患,生活中有很多细节可避免塑化剂风险。生活中其实每天都会遇到塑化剂:把热的包子、馒头、点心装入塑料袋中,擦香水、涂抹指甲油、头发用定型水,都有可能与塑化剂“碰面”,连空气、水体中也有极微量的塑化剂。
        目前,塑化剂大约有20多种,其中常用的有DEHP、DVP和DOP三种。台湾此次发现的DEHP是最常用的,占全球塑料塑化剂消费量的86%。实际上,这种拥有复杂化学名字的增塑剂就是塑料袋及塑料制品中含有的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学成分,加入这种化学成分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韧性,提高塑料制品的强度。
        违法添加是罪魁祸首。“塑化剂事件”是不法商贩将塑化剂当作乳化剂使用,是人为地将塑化剂直接添加到食品添加剂中,剂量比较高,毒性大。塑料包装中迁移出来的塑化剂的量是极其微小的。一项针对我国市场上49种饮料塑料包装中塑化剂迁移量的科学研究表明,饮料中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的含量均远低于国际允许的迁移标准。厉教授的科研小组今年3月针对饮料塑料包装中塑化剂的迁移量进行了研究,发现迁移量非常少,且由于人体有代谢功能,可在24至48小时内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市民完全不必恐慌。
         在生活中要对塑化剂对日常生活的“侵入”有所防备。目前,我国每年约生产30多万吨塑化剂。虽然塑化剂急性毒性较低,人体摄入后几乎没有急性中毒表现,但其慢性毒性对人类的危害相当大。塑化剂易溶于油脂,在高温下更容易溶出,市民应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盛放食品,尤其是过热和油腻食物。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尽量不要使用塑料容器和塑料保鲜膜,以避免迁移污染。
生活中要避免摄入塑化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范:
慎涂指甲油 指甲油中含有塑化剂,刚涂上指甲油后不要用手拿东西吃,更不能拿油条等食品。
少吃泡泡糖 泡泡糖中含有DPOD和BPOG两种塑化剂,每天嚼7至8块泡泡糖,可能会有损健康。
少用塑料杯喝水,塑料中常添加塑化剂,用塑料杯装热水或开水,有毒化学物质易溶解到水中。
不使用塑料瓶装油 尽量采用玻璃、铁制、陶瓷等器皿装盛食用油。
车内少放瓶装水 不管在后备箱还是座位旁,车内都不要长期放置塑料瓶装水,因为瓶装水的塑料包装在长时间高温条件下,会不断释出塑化剂成分。

上一篇:多数塑料杯采用化学消毒处理
下一篇:冰激凌包装外观和包装相近

<查看所有>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